2025年4月9日——贸易紧张局势急剧升级,美国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达104%的综合关税,该措施自2025年4月9日起生效。白宫宣布的这一举措将现有关税与新的50%附加费相结合,这是中美持续经济冲突中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贸易措施。

太阳能行业受创最严重
中国的光伏行业此前已因美国关税措施而举步维艰,如今更是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。由于累计关税超过55%,中国对美太阳能电池板的直接出口量在2025年初已暴跌42%。新的104%关税实际上切断了直接出口的大门。
就连东南亚的变通方案——中国制造商为规避美国反倾销税而迁址——也正在崩溃。拜登政府最近对柬埔寨、越南和泰国的反规避调查引发了额外关税(分别为49%、46%和36%),堵住了一个关键漏洞。
中国太阳能企业的三大生存策略
1.市场多元化
晶科能源和TCL中环等公司正在转向中东和非洲市场,利用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的太阳能友好政策。
正泰新能源近期宣布在土耳其设立TOPCon电池工厂,目标市场为欧洲和非洲。
2.技术突破
中国企业正在加速研发,以应对关税压力。隆基绿能已在量产的TOPCon电池中实现了26.5%的效率,而通威和天合光能则押注钙钛矿太阳能技术——光伏创新的下一个前沿领域。
3.国内“内循环”
由于美国市场封闭,中国正在推动国内需求和供给侧改革。政府出台了一项新政策,旨在遏制残酷的价格战,稳定行业。
中国的强硬回应
北京已誓言将采取反制措施,外交部表示:“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关税繁荣昌盛。如果美国坚持这场贸易战,中国将予以反击。” 分析人士警告称,这些关税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重组,迫使中国太阳能企业要么创新,要么灭亡。
这不仅仅是一场关税之争,更是对中国太阳能行业的一次清算。企业现在必须在低成本制造和高科技韧性之间做出选择。一场生存竞赛已经打响。
